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基于这个指标的策略效果更好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是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KPA(Key Process Area)意为关键过程领域,这些关键过程领域指出了企业需要集中力量改进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些关键过程领域指明了为了要达到该能力成熟度等级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每个KPA都明确地列出一个或多个的目标(Goal),并且指明了一组相关联的关键实践(Key Practices)。实施这些关键实践就能实现这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从而达到增加过程能力的效果。KRA(Key Result Areas)意为关键结果领域,它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不可或缺的、必须取得满意结果的领域,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的聚集地。
关键绩效指标 理论基础
关键绩效指标 假设前提
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目的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产生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来源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构成
关键绩效指标 主要特点
关键绩效指标 用途
关键绩效指标 效果
关键绩效指标 要点
关键绩效指标 特征
关键绩效指标 原则
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对工作进行衡量或评价;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指标解决的是我们需要评价“什么” 的问题,标准解决的是要求被评价者做得“怎样”、完成“多少” 的问题。
关键绩效指标 设计思路
关键绩效指标 鱼骨图分析法
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量化
关键绩效指标 PDCA循环
关键绩效指标 支持环境
关键绩效指标 目标制定
关键绩效指标 设计误区
具体原则的本意是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但是,不少设计者理解成指标不能笼统的话,就应尽量细化。然而,过分细化的指标可能导致指标不能成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比如,天津某化工原料制造企业在其原来的 KPI考核系统里,对办公室平日负责办公用品发放的文员也设定了一个考核指标:“办公用品发放态度”,相关人员对这一指标的解释是,为了取得员工的理解以便操作,对每个员工的工作都设定了指标,并对每个指标都进行了细化,力求达到具体可行。而实际上,这个“办公用品发放态度”指标尽管可以用来衡量文员的工作效果,但它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并非是“关键” 的。因此,将该指标纳入KPI系统是不合适的。
可实现原则是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要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由于过高的目标可能导致员工和企业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这样指标就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而过低的目标设置又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KPI系统的设计者为避免目标设置的两极化,往往都趋于“中庸”,通常爱选择均值作为指标。但是,并非所有“中庸”的目标都是合适的,指标的选择需要与行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考虑。比如,厦门某软件公司是一个成长型企业,2003年的销售收入是800万元。在制定2004年KPI 体系时,对于销售收入这一指标的确定,最初是定在1980万元。咨询公司介入KPI体系设计后,指出这一目标定得太高,很难实现,会丧失激励作用。而后,该企业又通过市场调查,重新估算了2004年的销售收入,认为应在900万元至1300万元之间,并准备将两者的平均数1 100万元作为KPI考核指标。咨询公司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分析了公司的成长性后提出,1100万元这个看似“中庸”的目标对一个处在成长阶段的公司来说尽管高于上一年的销售收入,但与通过积极努力可以实现的1300万元相比,激励仍显不足。咨询公司建议选择1300万元作为KPI 指标,该指标是在企业现有实力下,员工们经过努力,而且是巨大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因此,对于可实现这一原则的理解,指标不仅要可以实现,还必须是经过巨大努力才可以实现的,这样考核才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基于这个指标的策略效果更好
- 杰明说指标金十交易学院杰明
- 2020-06-10 20:00:00
作者杰明:5年交易经验,金十交易学院脑洞最大的助教,从私募交易员转型为交易段子手。善于研究多品种相关性和基本面推演,以账户盈利为最终目的。爱好是交易和撸猫。日常会写文章分享交易的点滴思考,欢迎加杰明个人微信traderjieming探讨。更多干货在公众号:金十交易学院。
要问市场上有什么必然存在的规律,那肯定是“涨多了总会跌,跌多了总会涨”,正所谓物极必反。那么如何衡量判断这个涨多了和跌多了有多少?基于这个客观规律,超买超卖指标孕育而生,并且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常用的超买超卖判断指标有很多,杰明今天会重点讲 KDJ (随机指标)和RSI(相对强弱指标)。
快手如何搭建一个好的数据指标体系?
浮云6363 于 2022-02-20 11:35:26 发布 126 收藏
导读: 本篇文章源自钱英男老师在『快手大数据|数据内容建设交流会』上的演讲,相关视频回放可用快手APP搜索“快手大数据”观看。
01
为什么需要一个好的数据指标体系?
02
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好的数据指标体系?
第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指标体系是不是有助于业务的发展。
数据指标符合业务目标:好的数据指标的是需要符合业务的价值观的和符合业务核心目标的。数据指标是为了让公司,业务,或者项目的成员围绕着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展开一系列的工作的。如果数据指标没有贴合业务核心目标的话,那么给公司,业务或者项目带来的会是巨大的损失。比如说快手的信任电商的业务追求的价值点是最有温度、最值得信任的社区。不单纯追逐GMV,而是追求是信任项目的订单覆盖率:包括信任卡,退款不退货,假一赔十,退货补运费等的订单的覆盖率。比如说快手的五一活动,核心目标不在于DAU的绝对量级,而是如何进行资源的精细化调配,来沉淀ROI打正的经验和方法论,这种情况下核心指标定成为ROI会更加合适。
数据指标可衡量业务真实情况:好的数据指标体系是需要可以全方位衡量业务真实的情况的,而不仅仅只看到业务上面某一个方面:比如快手的核心指标不仅仅包含DAU,还有用户使用时长,互动情况等等。因为我们不仅仅需要关心用户来不来,还需要关心用户来的消费的怎么样,互动的多不多。只有用户不仅来,而且用的时间长,并且行为层次深入的话,才有可能为平台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就是所选择的指标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数据指标可衡量:如果能从时间纵向对比、或者从其他维度比如用户群体、产品、地域等不同角度进行横向比较,可以更好地观察业务的发展趋势,定位问题,找到原因,以及改善业务中需要改善的环节。
数据指标的设定会改变行为:能够确保拆解出来的指标是具备有可操作性的,可以落地的,可以执行的。这个指标体系是可以执行的,或者是可以事先改善的。具体的讲,我们不能仅仅看最后的一个结果指标,我们还需要把这个结果指标拆分到中间指标上。在中间过程如果任何一个指标出现了问题,第一是能够提前判定这个业务的健康度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出现问题了。第二个好处在于这些中间过程的指标可以拆分到负责的团队里边,定位到负责人。业务上面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可以第一时间负责人,之后进行下一步的优化措施的拆解。在这里边也给大家举个例子:GMV我们拆分到IPV乘以付费转化效率再乘以相对应的APPU(人均付费值),这个是行业内非常常见的一个拆解方式,从用户的角度去进行拆分,那这种情况下的IPV就有由对应的搜索团队或者是推荐团队负责,他需要去优化整个页面的一个规模或者说到访用户的规模,付费转化效率由产品团队负责,去进行相对应的一些产品优化,减少摩擦点,能够提升我们付费转化效率;APPU值这一块更多的是由运营的团队去负责,因为运营团队需要去做一些活动,或者是通过一些优惠券的方式能够促进用户买了再买,购了再购。
03
如何去建设一个好的数据指标体系?
O-代表了了公司/业务/产品/项目核心的价值点和以及核心目的是什么,搞清楚业务方向的目标是可以确保后续的指标体系拆解是贴合业务核心价值的,和贴业务核心目的的。
S-代表了为了达成上述目标采取的策略和抓手,围绕着核心目标进行拆解出来相对应的业务策略之间是可以相比较的,快速定位问题。
M-是针对S的抓手用于衡量策略的有效性,通过适合的量化的数值针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然后在这个目标Objective的方向上,我们可以使用UJM(User Journey Map)去拆解相对应的这个业务策略(Strategy)。UJM的逻辑是从业务的核心目标出发,拆解整个业务流程上我们为用户提供价值点,以及这些价值点触达用户的整体路径都有哪些。
比如说为用户提供工具类型业务策略,一般是为了让用户节省时间,快速的定位到所需要的信息或者完成某一种任务, 那么这种策略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提升效率,一般的衡量指标是:使用量,目标达成率, 频次;以上面电商的例子来讲的话,就是第一步中的流量推荐位,以及搜索功能是不是能够让用户快速的定位到它所感兴趣的直播内容,那这种情况下做优化流量位的内容和搜索匹配优化我的衡量标准就是它的效率,曝光,点击,转化效率。
比如说为了用户提供消遣的内容,让用户可以消磨时间, 那么这种策略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为了用户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内容,不管是短视频, 直播, 或者活动玩法。那么这种策略的核心的价值就在于为用户提供内容的量与质,一般衡量指标是:消费人数, 消费广度, 消费市场,以及用户与内容的互动,用来衡量用户对于内容的喜爱。比如B站的弹幕就是一种用户对于内容认可的更高层次的情感表达。
比如说为了用户提供与其他人的情感连接, 促进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沉淀,进而让用户对于平台或者对于业务更有依赖性,促进用户的活跃和互动,一般的衡量指标是:内容的发布量,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量,沉淀下来的关系对数。譬如说快手是一个社区平台,那就是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一个链接;像微信,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一个情感的连接,那衡量这种连接的紧密性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量,点评赞数量,沉淀的关系的数量。以上文电商的例子来说,衡量指标就是分享给好友的用户数, 次数,以及沉淀的关系对数。 、
5.6、营销渠道的经典效果评估方法
图4-13 渠道报告
新用户(New User)这个字段表示各个渠道带来的新访客,可以知道现在流量的主要渠道是什么:Origanic Search的占比是最高的。
(4)从目标上
图4-14 目标转化评估
收入(Goal Value):目标值,这个值一般跟完成次数成正比,但是如果是电商网站的话就不一定了,因为可能有大单或奢侈品订单可能把某一渠道的Goal Value直接就拉升上去。
图4-15 波士顿矩阵
第一象限:高交互,高ROI, 这是优质渠道,如这里的Paid 基于这个指标的策略效果更好 Search,SEM的是有需求的精准用户。
Google Analytics中的波士顿矩阵报告就是渠道报告中的气泡图:
很多的分析工具都会应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如美图广告效果评估
第三象限:不精准人群(点击率低,转化率低),首先需要分析是否是由于关键词的选择或者匹配模式导致人群不匹配,可将部分词调整为精确或短语精确包含的匹配方式,找到精准人群; 其次需要分析落地页与关键词是否匹配,降低落地页的跳出率; 最后还需分析落地页本身的质量,如在线时长、加载时长、热力图,甚至用户浏览行为视频,优化落地页的内容和结构设计。
3多渠道评估方法
图4-16 多渠道路径